中关村的“启迪”打印
发布时间:2021-09-30来源:启迪控股
中关村,享有“中国硅谷”之美誉;而由启迪控股打造的清华科技园,曾被媒体誉为中关村“皇冠上的明珠”。彼时的中关村与清华科技园,犹如同一片天际的亮星,相互照耀,携手点燃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之火。时光荏苒,今天的中关村肩负使命,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开启了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发展之路,而今天的启迪控股亦肩负担当,在完成校企改革之后踏上了科技创新新征程,此时的中关村与启迪控股,在新时代同擎“科技创新”之旗,同行“改革发展”之路。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关村论坛上,启迪控股作为中关村的建设参与者、作为国内科技服务业的引领者,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论坛的组织举办当中。其中,启迪控股独家承办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平行论坛,汇聚了海内外嘉宾同台论道,高质量的活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新京报、海淀新闻中心等媒体聚焦报道。同期,启迪还参与合作或承办了2021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和“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大会”的相关工作。中关村论坛上的启迪,是描绘彼此关系的一组生动的缩影。而启迪之于中关村,或许可以用发生在过去、当下的一些“故事”加以素描,我们能够从中预见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1986年是世界科技与新兴产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在此时发生。比如日本广场协议的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这两件事之后,日本、香港的虚拟经济特别是房地产与股市开始高速发展。同期,英国“剑桥现象”、美国的“硅谷热”方兴未艾。同年,我国启动著名的“863”计划。之后30年的发展轨迹证明,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特别是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与投入成为多个国家与地区发展的分道口。1986年,在北京,中关村试验区的第一任主任胡昭广带领的一个工作组向北京市政府和国务院提交了在中关村创建“试验区”的构想。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雏形。“中关村”从此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名变成为举世闻名的创新代名词。在经历了早期创业之后,时任的海淀区领导、试验区主任胡昭广在亲自组织中关村的升级规划与发展战略。巧合的是,现任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江苏启迪集团高级顾问林涧俩人刚好同在规划工作组,1992年他们共同起草了“试验区中部发展战略规划”,获得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认可,这即后来的所谓“五点一线”“节点战略”:白石桥、双榆树、黄庄、上地、永丰。这个最早期的第一版规划后来成为中关村主园区的基本架构。无论是“剑桥现象”,还是“硅谷热”,剑桥大学与斯坦福大学都是创新螺旋的核心支撑点。为了完善试验区的空间布局,推动清华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在国务院与北京市支持下,1993年清华大学在南门外创建“清华科技园”,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担任第一任“清华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以时任清华大学两办主任梅萌为代表的一批清华人开启了中国第一代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工作。时至1999年,清华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试验区”名称也正式变更为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同年清华科技园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支持。在随后的时间里,清华科技园同时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和创新服务体系搭建,积极开展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业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唯一A类大学科技园等。2004年,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也更名为火博体育全站(本文中简称:启迪控股或启迪),启迪控股在清华科技园的基础上,业务体系逐步升级,开始在更多领域、更多地区探索发展科技创新业务。启迪与中关村始终血脉相连,共同成长。在随后这一阶段,启迪与中关村的合作,成就了后来广为流传的故事。例如,清华大学和中关村共同建立的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清华科技园的“园中园”,由启迪负责运营管理,吸引了大量的清华校友回国创业。今天在芯片领域的佼佼者——武平创办的展讯、朱一明创办的兆易创新都是从这里诞生、成长。在2006年至2011年,启迪控股与海淀区、中关村的相关机构联合组建的“海淀资本中心”,在启迪团队的运营管理下,在中关村集中打造了两个创投聚集楼宇——海淀资本中心大厦和海淀PE大厦,推动了海淀区和北京市创业投资机构合伙制制度建设,筹划并开创性推动了中关村和海淀区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引导基金”,启迪中海即为启迪与中关村、海淀首期引导基金的合作基金,相关合作基金还包括启迪明德、启迪汇德等。另外,启迪还在中关村合作创办了“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为海淀区引入和带动了超过一百家创投机构设立和落地;与海淀区四季青镇合作玉泉慧谷园区,在当时打造了北京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关村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启迪为中关村核心区的建设、为海淀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启迪进行战略升级,各项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关村与启迪的合作内涵愈加深入、合作领域愈加广泛,与之对应的范畴重点体现在承担中关村社会服务职能、携手推进国际化布局、合作建设升级中关村大街等方面。2013年,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火博体育全站被选举为为理事长单位。当时的会议认为,设立联合会是中关村的一大特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的,这既是国家科技创新总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中关村的创新聚集特点决定的。多年来,联合会在促进联盟间协同创新,技术、产业交叉集成中发挥出积极作用。2015年,中关村核心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会在清华科技园发起成立,依然由启迪担任理事长单位,这个组织旨在聚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为企业和机构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同时加强各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孕育新业务模式。此外,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中关村数字产城联盟、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等一批中关村的“组织”均有启迪的深度参与或管理人员兼任主要职务。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关村对启迪的信任,启迪对中关村的担当。在携手开展国际化布局方面,中关村与启迪合作的足迹遍布中国香港、英国剑桥、美国加州以及以色列等地。2015年,时任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于军和时任启迪控股总裁王济武共同签约共建“中关村核心区香港国际创新驿站”,创新驿站设立在香港火博体育全站,旨在促进京港两地科技创新与金融领域携手发展;2017年,由启迪深度参与的加州-北京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市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立足于创新中心,中关村大街联合启迪之星、TGN启迪全球创新网络等机构联合发起中美创新服务联盟,推动中美创新创业的合作和发展;2019年,在启迪和中关村大街的推动下,海淀区访问以色列,与赫兹利亚市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开拓了中以合作的新模式;2020年,基于启迪全球创新网络以及所形成的链接能力,启迪受托开展中关村驻英国联络处、中关村对俄罗斯合作联络处的建设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落实现有合作项目,开发和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引进和对接创新技术及人才,在助力中关村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关村大街的升级发展事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2016年,启迪作为创始股东,携手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成立北京中关村大街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任务是围绕中关村大街覆盖范围内区域,进行空间优化和产业提升,旨在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各项工作与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融合发展,积极配合北京市建设四个中心的整体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力争将中关村核心区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关村大街公司成立之初就组织开展了中关村大街全球创意设计方案征集及国际竞赛,从街区规划入手为中关村大街整体的空间塑造与业态升级注入科技创新元素,从而推动中关村大街空间改造升级工作。同时为把中关村大街数字化建设作为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首都全国科技创新建设相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中关村大街建筑数字云平台等等,为区域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全面中关村推动产业业态提升工作。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高地,其发展网络逐步遍及北京各区县以及全国部分地区,而不论中关村在哪里落地,那里就能看到启迪的相伴相随。如今,在北京海淀,清华科技园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区,聚集了超过1500家高科技企业,是跨国公司研发总部、中国科技企业总部和创新创业企业的聚集地。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北京市、海淀区的相关领导多次到位于中关村的清华科技园调研指导,通过清华科技园的疫情防控为众多科技园区的整体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示范,这充分体现了今天的清华科技园依然是中关村的一颗“明珠”。在北京延庆,仅启迪之星就先后在中关村延庆园范围内设立了启迪之星延庆孵化器、启迪之星延庆加速器、启迪之星延庆体育科技创新园、启迪之星延庆八达岭文创孵化器,截止到当前,启迪位于延庆的创新基地已累计孵化近300家企业,其中包括众多的院士工作站、海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专精特新”项目、长江学者项目等等。在北京平谷,启迪绿谷作为中关村平谷园的重要功能组成,通过设立“启迪绿谷创新企业加速器”,以培育农业科技及其衍生的绿色产业为主要方向,推动平谷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当前各项进展顺利。新时代的中关村与启迪,相遇之处即为科创高地。回望历史,中关村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创了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段传奇;启迪控股秉承着创新日新的清华文化,书写着科创报国的不懈追求。对于中关村与启迪,透过上文呈现的过去及当下的一些“故事片段”,可以看出,启迪不仅诞生于中关村,也是中关村诞生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从中关村成长起来的启迪,在不断向外拓展,投身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创新事业的同时,也从未离开过中关村。这就是中关村的“启迪”。放眼未来,在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再启新程的中关村和启迪,又何尝不值得期待!